400小说网首页 -> 玄幻魔法 -> 《淮枳行》 -> 正文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返回淮枳行书页 』

淮枳行 第一章 落霞镇

(为方便您阅读淮枳行最新章节,请记住“400小说网”网址 www.Wo400.Com,并注册会员收藏您喜爱的书籍
    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身着粗旧布衣布鞋的底层社会人民,他们或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或因无法负担生活需求而面露窘迫之色,而更多的是对自己未来生活一眼望到头的麻木与沮丧。

    这是一个地处莱城边缘的城镇——落霞镇。

    落霞镇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有原因的。

    据这个落镇曾经出过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在这个尚武的时代,他是落霞镇上第一个达到圣者级别的人物,在这个物资贫瘠的镇上,这原是镇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这位了不得的人物成圣的那一刻,正是晚霞俯卧在瞭台山上,霞辉洒满山野的那一刻,而这个不知名的镇这才有了属于它的名字,落霞。

    写到这里,事情自然要来个转折。

    虽这落霞镇的土地依旧贫瘠,食物依旧稀缺,镇民们依旧为家庭的三餐奔波劳碌,但随着贸易的日渐推广,落霞镇的镇民们已经会贩卖自己的手艺来讨生活。每家每户都有各自拿手的工艺。每日清晨,大家便陆陆续续或推着板车,或提着大包裹,从或近或远的破落家屋来到这进出镇的必经道路上。

    青石街道上,一个皮肤黝黑、手臂粗壮的大汉,随手搭起了一个半人高的台子,铺上一块带有岁月痕迹的黑布,心翼翼地将一件件或剑或戟的冷兵器排放在黑布上。将一切打理好之后,他转身去往身后的铺子,没多久便拿回来一把已经开刃的大刀和一块硕大的磨刀石。他撸起袖子,双手捏住刀背,吭哧吭哧地磨起刀来。

    这是一个打铁的匠人,以贩卖刀剑武器为生,每隔几日会将他自己打造的冷兵器摆在铁铺门口招揽外来生意。

    虽然一个月开张次数不定,但每次开张必有生意上门,有时是城内值守的战士,有时是外来路过的旅客,对落霞镇这个平均每户家庭月收入不过五贯铜钱的镇民们来,每个月能有稳定收入四、五十两银子的打铁匠徐壮,无疑是康家庭了。

    而这街道上,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就是徐壮摊位旁边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了。

    井婆婆在这条街道上也算是老面孔了。听街道上的老人谈起,她已经在这儿卖了三十年糖葫芦了,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她每日都会推着她的车到这青石街道上叫卖糖葫芦,虽是叫卖,但一花甲老人口中发出的呢喃叫卖声,自然也好听不到哪儿去,不过是叫卖的食物刚好能勾住孩童的馋嘴,这才几十年如一日地靠着山脚拣来的残破山楂和低廉的价格,在这青石板商业街上保有一席之地。

    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更是为了让家人裹腹,青石板上的生意人们,各自竭尽所能地让自己的产品更加吸引过路的买主。

    卖木质面具的,将鬼脸面具戴在自己头上,靠形象吸引面露新奇之色的少年。

    卖拨浪鼓的,两手手掌前后搓动手中拨浪鼓的手柄,靠声音吸引妇女怀抱中的幼年孩童。

    卖轻纱丝绸的,将商品或缠或搭地固定在自己身上,招呼着过路的妙龄女子。

    ……

    大家似乎都十分卖力得推销着自己的货物,唯有角落里的一处叫喊显得十分漫不经心。

    一个看似不过八、九岁的少女,头上裹着一块破败粗布头巾,身上穿着一件粗麻布制成的衣裳,不知是衣裳不合身还是少女太瘦,倒更像是一大块粗麻布挂在身上一般,脚上还踩着一双做工粗糙的蓝布鞋,一看就出自刚刚接触女工不久的孩童所制。

    少女面容消瘦,脸色同树皮一般枯黄,一双眼睛却十分明亮,黑亮的眸子到处打量着路上的行人。她刚刚还在时不时地发出一声随时被混杂在其他贩吆喝声中的叫卖,此时却皱着眉头,面露嫌恶地看着正用颤颤巍巍的手往木棒上穿山楂的井婆婆。这份嫌恶自然不是指向井婆婆这个可怜人物,而是她刚刚目睹的一番举动——刚刚做成两笔生意的井婆婆,用手指抹去了铜钱上的脏污,心收入怀中,看了眼稻草捆上稀疏插着的几根糖葫芦,瘦骨嶙峋的手重重的地抓了抓头皮,而后随意地往衣服上蹭了蹭,毫不迟疑地将刚刚挠过头皮的手伸向山楂筐里的残破山楂,用指甲抠去了虫咬的部分,往木棒上插去。

    或许是这份嫌恶过于不加掩饰,引起了身旁今日同样尚未开张做生意的妙龄摊主注意。感受到身旁卖胭脂水粉的妙龄女子传来的狐疑目光,少女眨眨眼,将面上的嫌恶之色掩去,摆弄着摊前的手绢,将它们叠得更齐整些,口中发出一声有气无力的叫卖:“卖手绢啦……”

    那妙龄摊主倒也没有放太多力在少女身上,收回目光,更加卖力的吆喝起来。

    听到隔壁摊贩传来女子询价的声音,少女叹了口气,她大约又是今日最晚开张的摊主了。

    她转头招呼身后弄堂口正紧张望着她的孩童们,几个孩童推搡了一番,最后走出了一个身量较高,但面黄肌瘦又面带怯懦的女童,慢慢挪步到少女身边,声开口:“谷姐姐……”

    谷姓少女拉住怯懦女童的手,面色温和,劝慰道:“青儿别怕,昨日教你们的曲子可背熟了?”

    青儿点点头,轻轻应了一声。

    谷姓少女从面前摊位取了一块价格低廉却十分轻便的粗布手绢,塞到青儿手中,鼓励性地拍拍她的肩膀,没再多什么。

    没过多久,这弄堂口就传出了与这个满是利益充斥的地格格不入的声音——五个衣着褴褛的孩童在青石板上围坐成一圈,口中传出动听的声音与旋律,“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朋友的身边大家不要告诉他不要不要告诉他”伴随着童谣声音落下,原先在五个孩童身后绕圈跑的女童青儿,已经将手中的手绢悄悄丢在了其中一个孩子身后,五个孩子在童谣唱完的最后,在确认自己身后空无一物之后,便等着看哪一位被丢了手绢的伙伴会起来追逐原先在他们身后绕圈跑的青儿。

    孩子们之间的追逐打闹和清脆笑声,在这叫卖声不绝于耳的青石街道上显得十分突兀,却也十分吸引眼球。很快,弄堂口就围了不少来看新奇游戏的长辈和孩子。在孩子们对这新奇游戏面露向往之色时,已经有眼尖的孩子看到了弄堂口旁正摆着一个卖手绢的摊,伸手去拉扯身后妇女的衣角,“娘,他们的手绢是在那儿买的。”妇女顺着孩子的目光看向谷辛雨身前的手绢摊子,角落里确实有一寸之地整齐地码着一叠相同颜色、大的粗布手绢。很显然,孩子们玩闹所用的手绢正是出自这家摊贩。

    已经有了一些眼红的孩循声聚拢过来,正央求着自己的父母给自己买一块手绢去同伙伴们做游戏,父母们耐不住孩子的请求,只好沉着脸色向摊主询问手绢的价格。少女微微一笑,指向身前的手绢:“这个布制的五钱一块,这个轻纱的十一块,这个绣花的二十一块……”

    其中自然也不乏那些热衷于讨价还价的买主,见摊主是个瘦弱的姑娘,想着不会太过明,想省去那一、两的蝇头利,为此同少女摊主展开了一段略显平淡且十分无用的争吵,在领教了少女的舌灿莲花之后,这才乖乖掏出荷包按原先定价支付商品价格。

    青儿同她的伙伴们好似没有发觉一般,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随着童谣的一遍遍传唱,在场的多数孩子已然将曲子背熟,只等着带领自己的长辈们买了手绢,好去找各自的伙伴玩耍。

    前后不过一柱香的时间,少女的手绢摊位无疑成了最火爆的贩卖点,除却价格较高昂的丝绸手帕没几人购买,其余的种类很快就所剩无几,最廉价的布制手绢更是余量告急。

    在人潮逐渐散去后,少女这才注意到周围的摊主们各个眼红地看着她。她也不在意,冲他们友好地笑了笑,向青儿招招手,示意他们停下休息。

    如今已是盛夏,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头升至头顶,街道上众人没了遮蔽物,这汗珠也似不要钱的井水般哗哗往下流。卖糖葫芦的井婆婆已然收了摊——此时已近午时,原在大街上浪荡玩耍的孩子们都被各自长辈揪着耳朵带回了家,山楂外层的鲜艳糖衣也经不住盛夏烈日炙烤,加上她还要为她那从丧失了爹娘的孙子煮饭食,每日巳时过半便收摊回家了,只待午休过后,烈日劲头过了再出来摆摊。

    谷姓少女看了眼乖乖坐在墙根下的六个孩童,又看身旁的几个摊主也准备收拾西回去避避日头,从怀中取出一把铜钱,数了十来个铜板放在粗布手绢中,叠了两下,又将手绢打开,又数了六个铜板进去,再重新叠好,转身冲青儿招招手。

    在青儿起身的那一刻,另外五个孩子眼神一个接一个地亮起,那是饱含期盼和希望的目光,在这片目光注视下,青儿接过了少女手中的手绢,感受到手中传来的重量,青儿清瘦的脸蛋上,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惊喜。她纤细的手臂将手中的手绢紧紧护住,正想回去同伙伴们分享喜悦,才转身走了一步,又连忙回身颤声问道:“谷姐姐,我们午后还要来吗?”

    不过十来个铜板便能让几个孩子如此开心……少女心中疼惜,柔声回答:“这几日太热了,午后没多少人愿意出来,你们填了肚子便找个阴凉处歇歇吧,明日辰时再来吧。”

    明日辰时……青儿心中默念几遍,又心将藏于衣襟内的手绢取出递给身前少女,却被轻轻推回,只听少女解释道,“这手绢不值钱,你们留着吧。赶紧回去休息吧,现在日头大,心中暑了。”

    “谢谢谷姐姐。”青儿将手绢藏在衣襟内,一只手紧紧捏着衣襟敞开的那边,生怕怀中宝贝掉出。

    “该我谢谢你们帮忙才对。”少女看了眼仍坐在墙根张望着她们的五个孩子,笑道,“快去吧,伙伴们可都在仰着脖子等你回去呢。”

    青儿回头看了眼伙伴们,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轻轻应了声,便捏着衣襟向伙伴们跑过去了。

    眼看着六个孩子欢笑着跑远,少女目光柔和,双手麻利地将身前剩余的手绢叠在一起,拿摊位布对角打结斜背在身后,起身往家的向赶去,嘴角却始终噙着微笑。
上一页 返回淮枳行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页 提醒更新/举报错误/缺字少章
如发现淮枳行有章节错误、版权疑问或违反相关法律等请联系客服。淮枳行最新章节仅代表作者七吴猫本人的观点,其个人行为与本站无关。
淮枳行全文阅读由400小说网(http://www.wo400.com)提供,仅作为交流,非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