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小说网首页 -> 历史军事 -> 《买宋》 -> 正文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返回买宋书页 』

买宋 第二百六十八章 诗酒财气大词人(二)

(为方便您阅读买宋最新章节,请记住“400小说网”网址 www.Wo400.Com,并注册会员收藏您喜爱的书籍
    此外还有苏轼,大家都知道他可以是宋朝最出名的人物之一,标志性符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苏轼生于136年,卒于111年,享年65岁。

    苏轼是北宋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巨匠,其诗词、散及书法、绘画等,都有很高的成就。

    其实苏轼早年并不显著,不像其他人那样是个神童,一直到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终于大器晚成。

    包括苏轼的弟弟苏辙也一样,也是著名的家。

    父子三人,在史上被称为“三苏”。

    据宋史记载,苏轼刚十岁时,父亲苏洵就游四,苏轼的母亲在家中主持家务,教育子女。

    她对苏轼要求很严格,亲自教他读经史等书籍。

    不仅教苏轼识字,还特别注重对儿子的德育教育。

    一次,苏母教苏轼读后汉书时,读到了范滂传,苏母为范滂母子不畏暴,为了正义而视死如归的崇高神深深地感动,不禁放下书来,喟然叹息。

    年幼的苏轼也深深被感动,他问母亲“如果我长大后,跟范滂一样,不惜舍身就义,母亲会允许吗,”

    苏母肃然答道“如果你能范滂的样,难道我就不能做到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

    苏轼从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二十岁时已经是博通经史,写起章来,下笔数千言,毫不费力。

    157年考中进士,做过多年地官,也曾在朝廷中任翰林士。

    但因其一身正气,不阿权贵,所以仕途坎坷。

    18年苏轼被贬为杭州知州,到任后便发现这里大旱,百姓出现饥荒和瘟疫。

    他立即上书朝廷,要求免除应上缴粮食的三分之一,获得批准,减轻农民的部分负担。

    众所周知,今日的杭州西湖,有两条靓丽的风景线,一条是白居易修建的白堤,一条是苏轼修建的苏堤。

    苏堤是一条长三十里的长堤。

    是苏轼带领群众,挖湖取土,筑建成的。

    苏堤既挡住了潮水,使海潮不再灌入市内,又扩大了西湖面积,便了交通,疏通了西湖水利,保护了西湖不被淤塞。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杭州的老百姓,几乎家家都挂苏轼的画像,吃饭的时候也要祝颂几句。

    还有人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为他修了庙,可见那里的人民对他的感激之情。

    虽然苏轼离开我们已经九百多年,但在苏轼之后历朝历代的中国人,都敬仰苏坡,热爱苏坡,这一面是由于苏轼人格的伟大魅力,他一身正气,刚直不阿,为人民谋利。

    另一面,是由于他天赋的才华,他的诗书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能启迪人们的思维,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神生活和化生活。

    特别是苏轼的诗词作品,男女老少,人人爱读。

    因为他写的清新、纯真。

    有想象力,有创造力,读后能给人带来快乐、享受和无穷的回味。

    苏坡写信给谢民师时“章如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能以口舌论贵贱也。”

    苏坡的诗词章,就犹如宝石之不怕试验,真金之不怕火炼,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林语堂先生写作的苏坡传,在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像苏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

    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上多多姿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

    我们未尝不可,苏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同时也是酿酒的试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在中国,一提到苏坡,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

    苏轼出生于一个饮酒世家,祖父、父亲均嗜酒,他也从养成饮酒的习惯。

    他曾对人“我每天要饮酒作乐,倘若没有酒喝,就会疾病缠身。”

    苏轼虽然好饮酒,但酒量并不大。

    他自己“我饮酒终日,不超过五杯。天下不能饮酒的,不在我的下面。我喜欢欣赏别人饮酒,看到别人举起酒杯,慢慢地喝,我的心胸就广阔无比。似乎也尝到了酒醉的味道,这种味道比饮者人还强烈。我闲居时,每天都有客人来,客人来了,就用酒招待。天下好饮酒的,也不在我的上面。常人生最快乐的是身无病,心无忧,我确实能做到。”

    元丰二年公元17七月,御史台官吏黄甫遵,在湖州衙门,当场逮捕苏轼,罪名是苏轼的一些诗“讥讽朝廷”,“指斥皇上”。苏轼在监狱里被关押13天,这就是所谓的“乌台诗案”。

    后幸得友人营救,才释放出狱,贬职于黄州。

    苏轼到黄州后,心已凉透,把贵贱、毁誉、得失,乃至生死,都置之度外。

    苏轼在黄州,写出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还写出了许多不朽的诗词,差不多都有一个酒字。

    在前赤壁赋里,苏轼首先写月夜里与客人乘舟,泛游长江,饮酒赋诗,沉醉在美好的景色之中。

    酒喝到高兴时,有的唱歌,有的有节奏地敲打船梆,有客吹洞箫,“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第二段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叹人生的短促。

    曹操、周瑜等,曾是一代英雄,他们在这里导演了威武雄壮的赤壁大战,“而今安在哉,”人生渺,像沧海之一粟;短暂的人生,像朝生暮死的蜉蝣。“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章的第三段阐述宇宙间变与不变的哲理,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人类和万物在发展变化中永恒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又重新喝酒,杯盘狼籍,相枕睡在舟中,不觉乎已白。

    这篇散表现了苏轼贬职黄州时,放荡的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后赤壁赋是苏轼三个月后再游赤壁时所作。

    前赋着重写水,后赋着重写山,前赋着重写秋景,后赋着重写冬景。在气氛上,前赋安谧幽静,后赋惊险恐怖、迷离恍惚。

    苏轼月夜与客再游赤壁,还是离不开酒。苏轼“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今者薄暮,举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苏轼回家与夫人商议,夫人“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苏轼谪贬黄州时,常借酒消愁。

    他写下了一首临江仙

    夜饮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记述苏轼在深秋之夜,开怀畅饮,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到寓所时,自然已经很晚,仿佛已经三更。

    词人在寓所门口,敲门没有回应,听见家童鼾声如雷,只好拄着拐杖,听大江的流水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是化用庄子知北游“汝身非汝有也”句。

    “何时忘却营营”,也是化用庄子庚桑楚“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是一个人的体形神是天地自然所赋予,此身非人所自有。

    为人要守分,保其生机,不要思虑百端。

    诗人静夜沉思人生的哲理,豁然有悟,眼前江上的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他要趁此良辰美景,“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他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在无限美好的大自然中。

    苏轼谪贬黄州时,写了不少激情山水的诗,风景优美,诗也美,如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就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佳作。

    曾选在中课里,许多人都能背诵。

    词的开头有段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是一篇写得很优美的散。序是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

    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桥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

    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

    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至一溪桥上。

    月光照着辽阔的原野。广宇天空,雾气隐隐。

    马肚下面的障泥未解,骏马也跃跃撒娇。

    词人叫酒拿的,只想在草上睡一觉。

    美丽的夜晚,月光如水,流水如玉。

    不能让马儿撒娇。踏破这翠玉琼瑶。

    词人曲肱醉卧缘杨桥上,醒来天亮。

    杜鹃声声叫。

    苏轼谪贬黄州时,写了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词坛上最引人注目的作品,被誉之为“千古绝唱”。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代表作。

    这首词,许多人都能背诵,此处不引叙。这首词的最后两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对江山如画,对千古风流人物和如梦的人生既无限感慨,又无能为力,只好把樽酒浇在地上,祭奠这去的大江和永恒的明月。

    苏轼谪贬黄州,第一个仲秋节,天上云遮月,他把酒独酌,凄然北望,写下一首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出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世事像一场大梦,人生能有几个仲秋,夜里廊上西风飒飒,落叶萧萧,感叹光阴似箭。

    不觉眉毛鬓发已斑。

    负罪放逐,有酒少客,门庭冷落。

    天上云遮月,把酒独酌,凄然北望。

    浩气贯长虹,忠义填骨髓的坡先生怎能不悲伤叹息

    184年,谪居黄州五年之久的苏轼,接到量移汝州安置的命令。

    所谓量移,并非平反复官,而是就近安置到河南临汝。

    告别黄州的父亲乡亲时,他写了这样一首词满庭芳。

    词前有序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君子,会李仲览自江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铣兮

    吾归何处,

    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

    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

    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

    鸡豚社酒

    相劝老坡。

    云何当此去

    人生底事

    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

    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

    应念我

    莫剪柔柯。

    仍传语

    江南父老

    时与晒渔蓑。

    这首词,真情流露,不加修饰,脱口而出,无穷清新。

    “归去来兮”,是陶渊明的句子,作者想陶渊明回家隐居,无奈量移汝州,是不可抗拒的君命,欲归而不得归。

    作者已年近半百,来日无多,更有落叶归根感。

    词人在黄州五年,对这里的山川秀丽,民风纯朴,有深厚的感情。

    楚语吴音,犹响耳畔,鸡豚社酒,

    宛然在目,父老乡亲,来安慰老坡,劝老坡。

    人生往来如穿梭。

    想到了汝州后,闲看秋风洛水,又会想起黄州的风景人情。

    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经常晒晒渔蓑。

    有朝一日,还会回来看望这里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

    176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时,这年的仲秋节,苏轼怀念远的弟弟子由,写了一篇水

    调歌头,既豪迈,又飘逸,被后人称为“只有天仙化的人才能写出。”

    序是丙辰仲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诚如序中所言,是苏轼通宵饮酒,大醉后遣怀之作,兼怀弟弟子由。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勾勒出一幅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数句排空直入,笔力奇崛,跌宕多,想象丰富。从地上,

    想到天上,又从天上,回到人间。

    月光转过华美的楼阁,照进雕花的门窗,照着不眠的词人。恼恨“月圆人不圆”是不应该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改变不了。

    所以还是彼此多保重吧,但愿人长久,相隔千里,共赏一个月亮。

    苏轼晚年,对官场生活无比厌倦,有强烈的隐退愿望。

    他把人生看得很透,在香行子词中有明白表达。

    清夜无尘

    月色如银。

    酒斟时需满十分。

    浮名浮利

    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章

    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及时归去

    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夜静无尘,月色如银。

    美酒盈杯,独自一人,仰望天空,遐想无穷。

    追逐名利是徒劳的,万物在宇宙里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过驹,击石闪火,春梦一场。

    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隙,忽然而已。”

    “虽抱章,开口谁亲。”是古代士大夫“宏才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

    苏轼晚年,虽受朝廷恩遇,实际上却无所作为,“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加以群攻击,所以有此感慨,“且陶陶,乐尽天真”。

    是眼前的快乐和享受。苏轼对逆境的态度是,眼前能够快乐且快乐,以后等待回归田园,作个闲人,有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也就足矣。

    苏轼不仅酒诗酒词写得好,而且他还会喝酒,他还会酿酒,也正常,毕竟现在咱们探讨的就是宋朝的酒化嘛。

    而苏轼的话,要知道在当时,他可谓是酿酒专家了啊。

    比如他在黄州酿造过蜜酒,在定州酿造过松酒。

    在广惠州苏轼酿造过桂酒,就是用生姜、肉桂作配料酿成。

    这种酒温中利肝,轻身健骨,养神润色,常服可延年益寿,苏轼称这种酒是天神的甘露。

    而且苏轼在海南时还酿造过“真一酒”。

    “真一酒”就是用白面、糯米、清水为原料,酿成后呈玉色,酒性温和,是上等好酒。

    苏轼特为此酒写过“真一酒歌”,此酒“庄而和”,是“天造之药”。

    所以取名为“真一”,是因为作者“自酿”,与诗中的“人间真一坡老”相合。

    而宋朝爱酒的名人除了苏轼外,还有就是同样大名鼎鼎的李清照。

    李清照,字易安居士,山济南人。

    她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是宋代词坛上婉约派的杰出代表。

    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84年。

    她一生可以是饱尝人间甘苦,经历了太多的不幸。

    李清照天赋的才华,不朽的词作,奠定了她在史上的重要地位。

    有评论家把她和屈原、陶潜、杜甫相提并论。

    她的名与作品已经与世界永存了。

    李清照的词,每一首都是冰莹玉润,如“大珠珠落玉盘”,令人把玩不忍释手。

    李清照生于济南明水章丘,其父李格非熙宁九年进士及第。

    宋史李格非传中,有这样的字记载“女清照,诗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二岁时,生母去世。由年高还乡的祖父和二位伯父母抚养。

    清照聪颖早慧,为祖父所钟爱,并为之启蒙。

    五岁开始涉猎诗、史及百家之书,出挑得既活泼灵秀,又端庄矜持,四邻八乡人见人爱。

    李清照十六岁以前,在故乡明水度过。

    不停息喷涌的明水百脉泉,是养育她的地。

    夏秋季节,她曾游溪亭,莲湖。

    家乡的秀美风光,是她创作的源泉。

    1年,李清照十六岁时,随父亲李格非迁到京城汴京。

    李格非时任礼部员外郎,赵挺之为吏部侍郎。

    这一年,李清照写了两首词,清新、秀丽、隽永,一鸣惊人,鼓舞她走上创作的道路。一首如梦令词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词作者从就嗜酒,喝醉了酒,划着船,误入荷花深处,惊一滩鸥鹭。读来使人如闻荷香,如临其景。

    另一首词双调忆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

    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清露洗、频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

    似也恨、人早归。

    这首词上篇写游赏秋景的喜悦。

    下篇写归去时的依依不舍。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作者热爱自然的心情。

    语言像秋风秋水一样自然,让人如临其境。

    李清照十七岁时,写了一首如梦令词,名气也很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夜里喝多了酒,春眠不觉晓,残酒未消。

    夜来风雨声,作者想到,海棠花快谢了,绿叶更肥了,不像女佣人那样有肝无心。

    李清照18岁,嫁给1岁的赵明诚。

    当时赵明诚是太生。赵明诚是赵挺之的第三子。这一年李格非仍为礼部员外郎,赵挺之是礼部侍郎。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合,岂止是“郎才女貌”,而且是“夫妇擅朋友之胜”。

    他们有共同的爱好,他们的才华都是百里挑一的,当然,李清照的才在赵明诚之上。

    对史书碑的共同爱好,把赵明诚和李清照紧紧地连在一起。

    为了购买碑书籍,他们宁可素衣粗食,甚至典当衣物也在所不惜。

    赵明诚每到相国寺购买碑时,总不忘买回一些干鲜果品,处处体现丈夫对妻子无比的关爱。

    有一次,赵明诚得到一付书中珍品。

    白居易书写的楞严经。他首先想到自己的妻子,并亲昵而敬重地称之为“细君”。

    白帖一到手,他立即骑上马,飞奔往家赶。

    回家后,与妻子共赏识。二更已过,仍没有睡意,兴奋不已。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正当李清照浸醉在新婚生活的幸福中,遭到了不测风云,使她成为北宋末年朋党之争的受害者。

    11年,李清照1岁,北宋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即建立元佑党人碑,是北宋朋党之争的结果。

    元佑是宋哲宗的年号,元佑党人碑是宋哲宗年间当权的3人的黑名单,苏轼列在榜首。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门第子,自然不能幸免。

    碑上有奉圣旨此3人及其子孙,永远不得为官,也不得在京城居住。

    116年,出乎天意,天空出现彗星,在德殿墙上的元佑党人碑突遭电击,断成两块。

    此是上天降怒,宋徽宗大惧,派人把其他的元佑党人碑偷偷毁掉。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被污为奸党,她的公爹赵挺之权势很大,官职连连上升。

    李清照救父心切,不顾旧礼教所谓新妇不能与公爹“对语”的规戒,她竟上诗给公爹,请求搭救其父。

    史实表明李清照搭救其父未能奏效。

    由于李清照是奸党子女,圣旨规定不得在京城居住,李清照被迫离开丈夫赵明诚,回山明水老家居住。

    新婚夫妇像牛郎织女一样两地分居,不得团圆。

    其相思之情,从李清照的两首词中可以看出。一首词为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覃秋。

    轻解罗衣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白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这首词是作者为怀念初婚不久离别的丈夫赵明诚而作。它抒发了词人对丈夫的身笃爱情,吐露了夫妇各居一的相思之苦。

    秋天,荷花香残,凉席也不能铺了。词人没打采,迷离惆怅地独自上船出游,想出来散散心,没想到看到空中的大雁,又引起对丈夫寄书信的热切盼望。

    流水落花,也触动了词人的离别情怀。同一种相思,两个人在两地犯愁,此情无极可消,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此词语淡情深,不事雕琢,言有尽而意无穷。

    李清照的另一首词醉花阴,写重阳节时,作者思念远的丈夫,借酒消愁,非但愁难消,人被折腾的比菊花还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布满薄雾农云。

    这阴沉的天气,更使人愁闷难挨。

    在屋里她独自看着金兽造型的火炉里,瑞脑香的青烟袅袅不断,真是百无聊赖啊。

    又是重阳节了,天气骤冷,睡到半夜,凉意透进独眼的帐子里,玉枕上。对比夫妻团圆时的温馨,怎能不叫人失意

    词主人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黄昏,才强打神,出来赏菊。

    把酒篱,三杯两盏淡酒,勾起她与丈夫对饮的遐想。她不堪眼前的孤独寂寞,西风吹卷着门帘,吹得细长的菊瓣枝纸摇曳,词人比细长的菊瓣还要瘦

    雷电击断元佑党人碑以后,等于上天为元佑党人平反昭雪。

    李清照和她的丈夫有时住在一起,有时两地分居。分居的生活,使他们的感情疏远,李清照有一种自己像陈阿娇、君一样被遗弃的感觉。

    在当时的社会里,男人三妻四妾,寻花问柳是常有的事。

    贤惠的妻子,话到嘴边,欲还休。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萧词,把她那种矛盾的心情,表达得很委婉。

    香冷金猊

    被翻红浪

    起来人未梳头。

    任宝奁闲掩

    日上帘钩。

    生怕闲愁暗恨

    多少事、欲还休。

    今年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

    如今又添

    一段新愁。

    狮子兽形的火炉,火已灭,灰已凉,瑞脑香也不再释出。一夜睡不着觉,翻来覆去,盖的红被翻波浪。日上帘钩才起来,起来还懒得梳头。宝奁盖上的浮尘,已经很厚了。

    一个“慵”字,表达了女主人心中的深愁。愁的根源是生怕离怀别苦。

    长时间的两地分居,使丈夫对自己的感情疏远了,使自己成了被遗弃的陈阿娇、君。心里有苦,还不出口。

    新来瘦,不是因为喝酒,也不是因为悲秋到底是为什么,让她的丈夫自己去想吧。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从离别前,跳跃到离别后。

    词人最怕分离,偏偏又要分离,唱千万遍“西出阳关无故人”也难留住。秦楼,一称凤楼,凤台。

    相传春秋时有人善吹萧,像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子,筑凤凰台以居。

    一夕吹萧引凤来。夫妇乘之而去。

    女主人借用这个典故,寄希望夫妻不离不弃,百年好合。“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词主人写得很痴情,动了真感情。她心中的武陵人去远,她一个人被留在秦楼,呆呆地倚楼凝睇楼前的流水。

    凝眸处,又添了一段新愁。

    116年,李清照43岁,为宋钦宗靖康元年。

    这年的1月,金兵破汴京,史称“靖康之变”。岳飞在满江红这首词里称“靖康耻”。

    翌年四月,金军俘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并辅臣、乐工、工匠及大量财物、物,浩浩荡荡北去,汴京被掠之一空,

    由此,北宋灭亡。

    到117年,宋高宗在南京建立南宋政权,为建炎元年,以后迁都杭州。

    七月,赵明诚起复江宁府知府。

    十二月,山青州发生兵变。李清照家存书册物十余屋,焚于青州兵变。

    118年,李清照四十五岁,于青州兵变火中,将赵氏妙帖携往江宁。

    途径镇江,遇盗掠而勿失,为赵明诚所称道。

    11年,李清照四十六岁。

    二月,赵明诚被罢江宁府知府。

    三月,夫妇备办舟船上芜湖。

    至池阳,途径项羽庙,李清照触景生情,作乌江诗,凭吊英雄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尽思项羽不肯过江。

    此诗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也是对当时苟且偷生的投降者的鞭挞,表达了李清照爱国主义的情怀。

    五月,赵明诚接到宋高宗亲命其为湖州知州的昭谕。

    既然接到圣旨,就必须立即赶到南京去朝见皇帝。

    李清照乘船给赵明诚送行,直送到六月十三日,赵明诚改走陆路那一天,才挥手告别。

    大暑天,赵明诚骑马奔南京,对于从没吃过苦的公子哥,不堪其苦,遂感疾途中。

    到了南京,诊断赵明诚患的是疟疾。

    过了一个半月,直到七月底,李清照才知道赵明诚重病的消息。

    她乘船日夜兼行赶到南京,赵明诚已病入膏肓,八月十八日就去世了。

    李清照为丈夫办理完丧事,自己也大病一场。

    113年,李清照四十九岁,在杭州,春季患病,夏季日见危重,以至牛、蚁不分。

    这时张汝舟巧言惑其弟以骗婚。

    张汝舟的目的是掠取李清照手中的物。

    不得,即对她日加殴击。秋,李清照与张离异。

    1155,1156年,李清照走完人生七十二岁或七十四岁的路,仙逝于杭州西湖一带一个芭蕉庭院里。

    晚年,她在杭州居住二十多年,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愁像恶魔一样,无休无止的纠缠着她。

    她的一首词声声慢是她日常生活的写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到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

    女主人清早起来百无聊赖,如有所失,想

    找什么,又不知道该找什么。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天气乍暖还寒。飞过的雁,似曾相识。

    自家院里,菊花已残,满地堆积,憔悴的菊花,有谁堪摘。

    在这孤独、冷漠、凄惨的环境里,词主人守着窗,独自怎生到黑。

    更难堪,黄昏时又下起细雨,滴滴搭搭打在桐叶上,这种滋味,怎能用一个愁字概括

    有人这首词,是宋词中最能打动人心的一首。

    李清照晚年寓居南宋都城临安时,写了一首永遇乐词,写得悲惨、凄凉、催人泪下。

    落日溶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合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

    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金雪柳

    簇带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晚出。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落日像溶化的赤金,暮云合围着璧玉一样的园月,作者不由感叹发问人在何处,这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

    染柳烟浓,接下三句,是写早春之景。

    烟霭熏染的柳树,已经萌动;笛子吹奏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腊梅已经开过。

    虽已早春,但春意还不多。元宵佳节,天气虽好,难道就不会转瞬风雨,因此,当前的良辰美景,一点也引不起她的兴趣。

    词人的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才分高,名气大,又出身官宦世家,所以常有香车宝马来拜访她,请她喝酒,请她作诗,她都谢绝了。

    回想当年在汴京时,自己有的是闲暇时间。

    在良辰盛会中,人们最重视元宵佳节。

    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戴上插着翠鸟羽毛的帽子,披上金线缝制的雪柳,打扮得整整齐齐,楚楚动人。

    如今,词人经历了太多的不幸,国破夫亡,自己被折磨的形容憔悴,蓬头霜发。

    白天怕人看见,只能夜间出去。

    元宵夜游人太多,她没有勇气面对眼前的热闹繁华,还是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吧。
上一页 返回买宋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页 提醒更新/举报错误/缺字少章
如发现买宋有章节错误、版权疑问或违反相关法律等请联系客服。买宋最新章节仅代表作者参见大总管本人的观点,其个人行为与本站无关。
买宋全文阅读由400小说网(http://www.wo400.com)提供,仅作为交流,非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