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小说网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献帝崛起》 -> 正文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返回三国之献帝崛起书页 』

三国之献帝崛起 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

(为方便您阅读三国之献帝崛起最新章节,请记住“400小说网”网址 www.Wo400.Com,并注册会员收藏您喜爱的书籍
    “及王莽为宰衡,欲耀众庶,遂兴辟雍,因以篡位,海内畔之。”汉书礼乐志

    “陛下自迁都以来,眼见国废子之教、家弛劝之训,心痛不忍。故在朝廷艰难之时,毅然重开太、振起颓业,不惜每年拨给太数百万钱,其馆舍、书籍、被褥尽皆供应,还另发钱款,以为寒微子弟助之用。”赵温先为皇帝表功矜劳了一番,然后徐徐道:“陛下忧心子如此,可谓往来之君少有,怎奈何求之人不加多?反而还有畏葸不前者?”

    陈纪的脸色沉了下来,事到如今,他如何还不明白对的意思?赵温分明是出于皇帝的授意,要在改革太五科之后,继而改革太招生的式!

    果然,只听赵温接着道

    “我以为,这根子,就出在太入的途径上。”赵温见陈纪的面色逐渐变得严肃,自己的语气也不由得加重了许多,不再客客气气的将对视为前辈、名士,而是有种官场前辈训导晚辈的意思:“陛下曾有言在前,太理当是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岂有先将这选拔子的路径走窄的道理?陈公身为太常,当为君解忧才是。”

    赵温完,便复又朝皇帝看了一眼,此时皇帝正喝完了漆碗中的茶,微微颔首,似乎很满意这碗茶汤。

    见对都闭口不言,陈纪也知道该自己话了,他沉吟半晌,谨慎的道:“自从孝武皇帝开办太以来,凡四百年,其规模虽屡有变动,但入的途径,却是如薪传火,代代相承。司空适才所言,无非是许民间有志于者,主动投递于太门下,但朝廷有此例,似乎不宜以此变更入之法。”

    一直以来,太的确是允许子自荐门庭,表面上不看重家世,但其实在审核的时候,依然是以家世与识作为评判标准,而寻常平民人家如何能在识上比过其他人?被拒之门外,也是理所应当。

    士人之子为士人,平民之子为平民,即便有几个家世微贱的寒生,侥幸因为品性、好、运气而入了名士、贵人的眼,得以改变整个人生际遇的,那也是凤毛麟角、昙花一现。

    自西汉到现在,阶层流动日益板结,皇帝不愿意见到太成为士人的太,自然要从招生的根源上做出改变:“我固然知道太入有许多途径,譬如地郡国可以自行举荐年龄合适的高才入。甚至是陈公你,身为太常,也可以亲自挑选年满十岁以上,仪容端正者为博士弟子赵公当初就如此做过。”

    见皇帝提及此事,赵温连忙受宠若惊,惶恐谢道:“臣当时凭公义,不敢有丝毫偏废。为国举荐博士弟子二十余人,尽皆一时贤良,敢为诸公品鉴。”

    当初在前司徒赵谦死前,为了获得赵谦对盐铁专营的力支持,作为利益交换,皇帝简拔了赵温担任太常。不仅让他一力主持太从无到有的重建、使之打上赵温的烙印,甚至默许他往太里夹带了二十多个自家的门生。虽然如今尚未见到成效,但等到三年后,第一批太生策试授官,赵温即将获得丰厚的收获。

    “我又未曾你,你倒是自辩的快。”皇帝把茶碗往桌上一搁,看见赵温桌上的温茶动也不曾动过,便玩笑似得伸手指道:“君前失言,罚你将它喝了。”

    赵温吁了口气,十分干脆的将茶碗里的茶一饮而尽。

    他刚才与皇帝这一番默契的配合,无疑是做给现任太常陈纪看的,太招生的式肯定是要修改的,至于太常可以自行挑选子、乃至于利用直属上级的身份影响太的规矩要不要改,就在两可之间。

    陈纪果然犹豫了,他入朝可不是只为了做个清贵闲职的,只是皇帝明显是要借助他的名望,以太常的身份来减轻太招生的改革阻力,这一番交易到底值不值,他仍在掂量。

    皇帝一笑,淡淡地道:“太常选拔博士子弟、郡国举荐高材、允准自荐,这些我皆无废除之意。不过是要将郡国所举荐者裁定数额,最好是比照各地察举孝廉的规矩来,至于太常无论是陈公,还是陈公以后,皆以二十人为定数。”

    这些只是无关轻重的微末,并没有触及到需要改动的核心,陈纪心里隐约有了决断,但他仍明的不肯主动提起,反倒将这个题目还给了皇帝:“臣谨诺,只是照此办理,似乎不能解决求之人不加多的疑难,是否要另寻它法?”

    来可笑,陈纪当年做尚书的时候,面对孝灵皇帝都未曾如此话,如今面对眼前这个少年,竟然放低姿态,出这么一番话来了。

    皇帝倒是见得多了,神情轻松惬意,似乎然不曾担心陈纪会出什么出人意料的话语,他的目光像是穿透了眼前的轻纱帷幕,直接望向了浩瀚的沧池,心思也随之漫无边际的想着。

    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西汉前期的官宦子弟、勋贵后人有其他更便的入仕途径,并不在乎在当时还属于新生事物的太。故而以郡国举荐、自荐等式所选拔的太生多为平民子弟,很少有官宦背景,对底层人士来是一个相对公平顺畅的上升渠道。

    此时的太也采取的是这些式,若是一直保持这种相对公平,皇帝也不会多此一举的去改动。只是谁让这种途径在孝平皇帝、也就是王莽秉政的时候,便发生了变质。

    为了讨好当时的知识分子与权贵官僚,王莽特意增加太生名额,让士人的子弟可以直接进入太受业,开启了贵族官僚子弟免试入太的先例。再后来光武中兴,太的选拔式又在继承王莽改制的基础上扩大,发展成了大将军下至六百石,皆可遣子就。

    除此之外,在野的名士也能通过评议、推荐,使他人轻易进入太,这导致在汉后期,太人数多达三万,至于前的能力策试,也无所谓办不办了。

    这样导致的恶果,一是使太从生源到办,部脱离皇权的掌握,最终引发孝桓皇帝时几次大的雪潮和党锢之祸,影响深远孝灵皇帝重起炉灶,建立鸿都门也是急于踢开太,重新掌握话语权。

    另一个恶果是游、名士推荐的风气造成太鱼龙混杂,光顾着与荐主、与同结伴搭伙,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汉后期三万多太生,真正有用于朝廷的却没有几个。

    “如今不是求之人不加多,而是这太选才的路子看似繁多,其实走窄、走偏。致使微末贫寒之民求无途、报国无门,唯今之计,非得大刀阔斧的整改不可。”14
上一页 返回三国之献帝崛起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页 提醒更新/举报错误/缺字少章
如发现三国之献帝崛起有章节错误、版权疑问或违反相关法律等请联系客服。三国之献帝崛起最新章节仅代表作者武陵年少时本人的观点,其个人行为与本站无关。
三国之献帝崛起全文阅读由400小说网(http://www.wo400.com)提供,仅作为交流,非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