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小说网首页 -> 历史军事 -> 《混在大明搞社团》 -> 正文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返回混在大明搞社团书页 』

混在大明搞社团 第五七四章 君子之战

(为方便您阅读混在大明搞社团最新章节,请记住“400小说网”网址 www.Wo400.Com,并注册会员收藏您喜爱的书籍
    杨信必须把战争的附带损失降低到最小,所以这个战场就不能放在人口稠密区。

    淮北最合适。

    徐州的黄河决口已经堵住,不过徐州城已经被这两年淤积的泥沙基本上掩埋,接下来肯定得重建,而从徐州向南一直到淮河,在之前连洪水扫荡再加上他的迁移,基本上可以说人烟稀少……

    本来那一带人口就不多。

    那片黄河一决口就扫荡一次的土地哪有几个人口。

    那一带都属于凤阳府。

    而整个凤阳府在籍人口才不过一百二十万,绝大多集中于淮南,淮北也在西边的颖州一带,徐州以南的宿州等地就是黄河的泄洪区,一次次泛滥后泥沙淤积的沙化区。万历年间总共决口二十多次,话说虽然他当了四十八年皇帝,但平均起来还是不到两年决口一次,到天启年间已经差不多一年一决口了。虽然有潘季驯这个专家的治理,但他的束水攻沙只是短时间有效,并不能改变黄河不断淤积然后河床不断抬高的趋势……

    这个谁也没招。

    到现在徐州以南,淮河以北这片地方完全就是给黄河决口玩的,泗州城经常搞得鱼游城中舟行树梢。

    这样的地方正好适合拿来作为战场,要不然那些骑兵南下别的不说光踩坏庄稼损失也很大,这些家伙可没什么纪律,尤其是还有蒙古骑兵。如果不限定战场的话,双方肯定会以凤阳,扬州,无锡为三个主战场,官军攻凤阳,杨信攻扬州,东线在无锡大战。

    凤阳还好点,算地广人稀,但扬州和无锡可都是真正的粮食产区。

    骑兵一扫荡就完了。

    对于杨都督来说,目前没有什么比粮食生产最重要了,只要能确保粮食生产,其他都是可以商量的,而且……

    “这对你们有利!

    你们的骑兵喜欢这种战场,否则在淮南打要么面对山区,要么面对淮扬的水网,但在淮北打,那里几乎是一片纯粹的平原,你们的骑兵有绝对的优势。”

    杨信说道。

    当然,对他一样有利。

    因为他背后就是杨家屯垦区。

    “瀛国公既然有令,下官何敢不从。”

    卢象升说道。

    他们的优势就是骑兵。

    杨信所部没有真正的骑兵军,只有隶属步兵军的骑兵旅,实际上是配属步兵作战,而且真正的精锐只有荡寇军的那个旅。

    但那些也不行。

    这支骑兵和那些辽东百战精锐比起来根本不够看,本质上他们不过是后者的徒弟,虽然此次南下的不包括头号精锐也就是曹文诏部,但无论祖大寿还是吴襄部下都一样是精锐。剩下罗一贯和尤世威两部也丝毫不比前者弱,辽东这些精锐骑兵差距都不是很大,都是在孙承宗舍得花钱的银子支持下打造。

    一个骑兵半身甲,两支带修理工具的短枪,带面甲的头盔,战马,刀和长矛等等加起来超过五十两。

    一个骑兵军光装备就五十万。

    这还不算军饷之类。

    孙阁老厚道啊!

    当然,卢象升不知道,孙阁老原本历史上还干过两万步骑兵一年两百万的厚道事。

    既然杨信要在最适合骑兵的战场上决战,卢象升当然欢迎,他原本还担心自己的庞大骑兵军团,在江南水网被捆住呢!现在杨信自己替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正求之不得呢!

    “但你们的浙江军也得停下。”

    堵胤锡说道。

    浙江方面军正在进攻徽州,让杨信意外的是,徽州那些世家大族仗着银子充足,也迅速武装起一支以金声为首的团练,然后再加上那里的原大同军现在浙江团练,在丛山关死守阻击浙江方面军。

    甚至还得到了杭州派出的一支团练的支援。

    不过也只是负隅顽抗而已。

    毕竟那些浙江团练是真被逼到绝路上了,而且那里的也全都是那种真正的顽固分子,金声本人是举人,他就是后来那个骂洪承畴说洪承畴已经殉国,你又是个什么东西的。徽州那些世家大族同样也到了可以说拼死抵抗的地步,那里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佃户,事实上徽州没多少佃户,绝大多数都是农奴。他们这个问题可以说更严重,只要靖难军越过丛山关,那基本上整个徽州的农奴就都疯了,所以必须得死守。

    “不行。

    你们其实没资格谈条件,你们的骑兵至少得一个月才能全部到达,后续步兵五月之前同样无法到达,我如果愿意,那现在就可以拿苏松嘉湖的团练开刀。

    所以我不会进攻那里。

    苏松嘉湖等地的最终归属,由我们之间的这一战来决定,包括淮扬也是,我不会向那一带进攻的,哪怕你们把团练调往淮北,我也不会趁机进攻的。

    但是。

    你们也别打扰我进攻浙江。”

    杨信说道。

    苏松嘉湖包括淮扬一带,人口实在太稠密,而且纺织业工人太多,这些工人其实热情不高,毕竟杨都督的做法限制了纺织业,虽然也有解决手段,但至少对于苏州那三分之一人口的纺织工人来说,很难像佃户农奴一样对杨都督充满渴望。

    松江也一样。

    松江士绅在徐光启家带动下,已经开始减租,他们也知道想对抗杨信首先得稳定后方,而且发达的工商业让农民有很多额外的赚钱渠道。

    他们的生活并不算太差。

    毕竟那里供应着整个战场,西线近十万官军和团练,全靠松江的工厂提供军需,所有士绅都在俩眼瞪得血红般增加工厂数量,工业的狂飙带来经济繁荣,繁荣的经济会严重影响农民们的造反热情,简单点说就是沙俄和英国的区别。

    退出畅读模式,可以看完整内容。

    幻月

    书院
上一页 返回混在大明搞社团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页 提醒更新/举报错误/缺字少章
如发现混在大明搞社团有章节错误、版权疑问或违反相关法律等请联系客服。混在大明搞社团最新章节仅代表作者木允锋本人的观点,其个人行为与本站无关。
混在大明搞社团全文阅读由400小说网(http://www.wo400.com)提供,仅作为交流,非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