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噎的皇帝汗都要下来了。
是啊,一个和当今皇帝订过亲的女人,谁愿意娶?
谁敢娶?
“新颜我”
后位
“好了表哥,我逗你玩的呢。你还有事吧?那我就不送了。”
记得当时年纪,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困觉了,梦里花儿落多少。
看着远去的人的背影,新颜郡主释怀的笑了。
原以为,自己仍旧放不下。原以为,当年的事会跟着她一辈子。
可是站在他面前的时候,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面对。她只觉得轻松。
可能是时间吧,可能是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爱那么痛,把当初的蔡新颜变成了蔡夫子。
最先完成的急救知识汇总,在太医院那里碰到了软钉子。
太医院院判的也有道理。
没有经过验证的理论,强迫向民推广,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关键是,怎么验证?难道要三皇子跳出来,我就是这样被救活的?
一次会被救,不代表每个遇难的人都可以。
不能一眼就看清效果的案,在推广过程中,确实会遭到质疑。急救知识不同于奶囊,上手就知道。拿着给孩子喂喂,是很快就能看到结果的。
最终,在皇帝的坚持下,朝中给每个县下发了一套急救知识汇总。除了字解外,在李子媛的强烈要求下,请了画师将每个动作进行分解画上。
不张贴告示让民众知道,只是作为类似献保存在县衙,在范围内传阅。
李子媛的想法是,蒲公英的种子,散播到地,总会生根发芽。不管如何,未来有一天,只要有一个人因为急救知识汇总被救回性命。
于她来,她尽到了医生的职责和使命。
军医制度得到了大长公主的肯定,护**成为了试点。李子媛提供了不少改制意见,军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
她们上过战场的一眼就能明白,改良过的军医制度,确实能够有效的减少战场伤亡。
基础性的,比如高浓度白酒消毒,绷带在水中煮沸后晾干使用,已经是营中人人都要掌握的技术。
在京城的这些日子,宁城的信件不断,家里时常捎些吃用的西过来。在家人的眼里,京城再繁华,吃的西肯定是家里的更合口。
许是因为天冷起来的缘故,家里铺子的生意来好了。大冷的天,饿的快。去李家大肉粽买上一个鲜肉粽,又好吃又管饱还解馋。铺子里另外又添了几个食,肉纸的子送回去,家里入账多了,日子更好过了。不只李子江,李子河都有人上门亲。条件一家比一家好。李老太太那意思,等李子媛回来也参考参考,毕竟是去京城见识过的人。
桃子写的信里,王舅娘身体好多了,狗剩弟弟在健康的成长中。她自己在发展盒饭事业的同时,经常跟着刘琴,眼界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字里行间写满了希望和赚到银子的激动。
刘琴多是问一些近来的日常,另外叫李子媛多去京城的胭脂铺看看,毕竟有她的股份。有时候分享一些生活中的趣事,也些女儿家的烦恼。
相比较起来,芳的信和她人一样活泼。就算是抱怨婆媳关系,也写的生动有趣。李子媛打趣她,要她写一记录生活的书。只是偶尔秀恩爱,诸如相公给她亲手刻了一根簪子诸如此类。
时不时的,常胜侯府会派人过来问有什么西带去宁城。除了肉纸和子,宫里一些个赏赐,都往回捎。
事情告一段落,眼见年关到了,英贵妃生产的日子到了。
中午发动的时候,李子媛正在外面采买年货。宫里的,府里的,都在满京城找她。
可巧,等她奔到英贵妃宫内,婴儿已经顺利的落地了。
是个公主。
李子媛尴尬的坐在外面,看着面前忙碌的宫人们,是溜也不好,留也不好。
阿青看见她,忙把她拉进侧殿。
“多谢李姑娘,贵妃娘娘能如此顺利生产,一点罪没遭,你可是功不可没。还是要麻烦你给看看公主。”
既如此,李子媛给公主真个上手做了个新生儿检查。
动动手动动脚,看看眼耳口鼻以及囟门和脐带。
“放心吧,公主很康健。房间里是烧了地龙吗?在角落里多放两盆水,婴儿皮肤干燥了容易不舒服。”
阿青赶紧吩咐宫女子记住。
“还有什么主意的吗?”
“育儿手册宫里应该有吧,大部分注意事项上面都有。千万注意别让公主热着了。”
“是。娘娘那边收拾好了,请您过去话。”
英贵妃半靠在枕头上,正由着永安公主给她喂燕窝。见李子媛过来,热情的朝她笑了笑。
“娘娘感觉还好吧,可有什么不适?”
“李姑娘真是我的贵人。原先想着你年纪轻轻,比永安大不了多少,没成想,多亏了你,稳稳当当的。太医虽然公主身体康健,我这做娘的心还是揪着。”
“刚刚我已经去看过公主了,腿有劲着呢。娘娘还是多顾着点自己的身体才是。”
“这样我就放心了。”
等英贵妃睡下,永安起身亲自送李子媛出来。
“这些日子,多谢你了。”
“哪里话。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听你去营里了?是不是很辛苦啊?”
“嗯。和新兵一起训练,没人知道我是永安公主。但是我还挺喜欢的。”
“我捏捏看,哇塞,肌肉都练出来啦!”
“快别闹了。宫里有人看到了会瞎话的。”
“就呗。你是永安公主,谁敢。”
“你不懂,我虽是公主,宫里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得的。身边跟着的嬷嬷,连步子迈多大都要。喜欢的菜,最多只能吃三筷子。”
永安公主在大长公主的安排下,先去了大长公主府接受短期培训,一来二去和李子媛熟悉了起来。
两人话变的很随意。
“休息几天?明天一块逛街去?”
“你去呗,我得多陪着点母妃。年过完,咱们都得去西北了。”
原李子媛也预备要回宁城过年的,可京城这头英贵妃的事,军医制度的事,一时间都走不开。
开完年,李子媛就随军去了西北。西北呆的这半年,因着属于军务,外面的信进不来,只能李子媛偶尔捎些信回去。在军医制度改善完成后,李子媛获得允许回京。
途中李子媛收到了侯爷派亲信八百里加急送的信。
“芳没了。”